王相一生

  • 首页
  • 博客
  • 留言板
Kratos
专注于用户阅读体验的响应式博客主题
  1. 首页
  2. 博客
  3. 正文

知识复利术笔记—时间顺序

2025年7月4日 4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如何让知识更有复利

知识复利与复利人生

  1. 为什么要知识复利,复利人生
    1. 追求生命的意义
    2. 各种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冲击
    3. 现代的人类在信息大爆炸后,信息行动比一直在下降
    4. 缺乏实践导致我们难以判断抉择,各种方法的优劣
    5. 成甲老师推荐的是突破了成本线后的复利人生
    6. 和我想要的高效率,慢生活相似,当效率提高到成本线后,就可以带着感受去体验生活了
  2. 什么人生的财富
    1. 我的看法,时间,精力,金钱
      1. 时间是一切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更基础的货币
      2. 我们只能改变时间的流向,无法控制时间的流逝
      3. 时间管理说到底也就是任务,事项管理,我们无法掌控时间,最后还是落到了横跨时间轴上的实践和事项上面
      4. 精力是高效率的时间,是更宝贵的资源
      5. 如果是时间是生产不可或缺的耗材,那么精力就像强大的核动力原料
      6. 经常有人把时间和精力搞混,弄不清楚自己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是很恐怖的,因为他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幻觉中,从此远离真实的世界
      7. 举个例子,有人说我看一本书看来三天,这个甚至连时间都不算,小时是最为合适的单位,足够精细,也容易掌控
      8. 金钱就是存储,存储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以此来量化我们的付出
      9. 因此借钱或者投资有利息是合理的,这包含了我们时间精力的机会成本
      10. 金钱只用在流动的那一刻才有最大的价值
      11. 李笑来认为钱是社会的欠条,是对自己付出时间,精力投入生产的欠条,所有他认为有钱是正义,没钱是社会的蛀米虫,所以他割韭菜毫不手软
      12. 我可能也接近这种状态了,不过我的能力和想法还在起步,所以可能会更客观一点
    2. 成甲的看法,不仅仅是钱
      1. 采用了布劳尔象限,分为了四个象限
      2. 自我独特意义/价值和坚持
        1. 寻找我是谁,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 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和喜欢的点,去实践收获正反馈
        3. 知行合一,坚持到底
      3. 精彩的丰富的人生经历
        1. 每一天都是重复的一天,每一天也是独一无二的一天
        2. 生活是客观的,无论何时我们都有选择面对,选择如何看待生活的权力
        3. 这个关键在于发现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
        4. 是发现记录,而不是记忆,往回看我们的每一天平平无奇甚至灰暗
        5. 但是记录却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糟
        6. 我们喜欢的不是一个抽象的地方,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一件件具体的事情
        7. 当有一天我们高呼为世界上所有的美好而战时,脑子里闪回的时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美好这个词
      4. 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5. 财务,资产
  3. 成甲的复利人生
    1. 指的是布劳尔象限一块增长
    2. 是通过记录碎片来组成整体
    3. 零存整取
  4. 如何让人生财富持续成长
    1. 要有起点
      1. 善智勇
      2. 同一件事情,我们对它的看法和挖掘,决定了我们的成长速度
      3. 我们永远有机会,有权利,有权力去选择我们怎么去面对事情
      4. 善
        1. 一切的美德都归于善
        2. 一件坏事后,我们可不可以用发展的眼光,保有善意的看待
      5. 智
        1. 才华,智慧
        2. 能否通过复盘等获取经验
      6. 勇
        1. 实践上的勇气,坚持实践坚持反馈
        2. 能不能在事情上感受磨砺自己的勇气
    2. 成甲老师的体系
      1. 先建立内在的成熟,明确自己的品质
      2. 建立勇气,认识自己,以上都是心智模块
      3. 知识智慧就是知识之网模块
      4. 人际朋友贵人是信任之网模块
      5. 事业工作是事业之网模块
      6. 以此来分成四个方向的提升
      7.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3. 不公平优势(一本书)
      1. 多角度的的重新定义了资产
      2. 类似重新定义的书要么是垃圾,要么是好书
      3. 因为概念的定义是我们的基础,通过颠覆定义往往能做到系统的更新
      4. 无论是十二周工作法,还是七年就是一辈子,都是通过重新定义基础概念
      5. 进而带来了反馈周期增强,增加实践次数,快速跳转反馈

知识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1. 经典定义
    1. 知识管理是获取,分配和有效利用知识产生决策的过程
  2. 成甲的定义
    1.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
    2. 知识是能够改变自己行为的信息
    3. 管理就是能看到边界,看到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3. 知识管理的进程—成甲课程
    1. 我的看法
      1. 无论是沙牛老师,还是成甲老师还是小强强哥—他们的理论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所以他们的认知,或者大部分人的认知竟然还是工具
      2. 根本就没有这些演化过程,有的只是工具的进化,让想法可实现了,实际上用纸笔也是可以的,这也是notion的强大和可怕之处,它给了你纸笔,要求你自己来完成系统和流程的搭建,用来别人的模板,notion也就和其他的软件没有区别了—强制思考。
      3. 工程师已经有了完美的解法,可惜数学家还没有出生,哈哈哈
    2. 成甲老师的分类
      1. 管理信息—摘抄,摘录,记录,回顾和整理成本高
      2. 管理关系—分类,印象笔记,垃圾变成了垃圾堆
      3. 用卡片笔记—输出灵感碎片,卡片笔记法,生产知识,管理的流程是生长,动态流动
      4. ai的时代—是系统的放大器
        1. 个人认为ai更需要知识管理
        2. 缜密的知识库,优秀的逻辑
        3. 高质量的知识库
        4. 结构清晰的系统
        5. 感觉到知识库的噪点和知识之间的关联不清晰回答质量就不好
        6. ai是一种增幅器,如果个人的基础不好,ai只会拉大这种差距
        7. ai的价值在于从我出发,知识流动—我也是这么看的,ai是引导自己的工具,而不是自己的主人
      5. 公共知识—有感而发—创造链接—价值验证—自我认识—产生新的公共知识
      6. 这个图不错,插入一下IMG_0548.PNG
      7. IMG_0549.PNG

哪些知识可以产生复利的价值

  1. 知识分类
    1. 时间流向不同,不要去做别人的硬盘
    2. 成甲老师比王佼老师强,强在成甲老师已经内化,举手投足可以引发触动人的思考
      1. 可以让人去感触模仿,去写下自己的感悟
      2. 王佼老师相对就更多的将具体的方法和工具,或许是因为课程受众的原因吧,我在她身上没有收获很多的触动
      3. 成甲老师只能用一倍速听,还有时刻暂停,知识密度很高,和夏鹏老师一样
      4. 王佼老师三倍速还感觉轻松,以至于一些过于熟悉的部分会因为输入和理解速度不对等的跑神
      5. 就像小说里成甲老师是那种先天宝物,韵律十足,看不懂但是感悟很多,王佼老师只是一个先行者,我在五年内完全可以达到她现在的水平,压迫感不如Xavier大佬
      6. 我也有提升了
      7. 但是正是因为可以看懂细节才能模仿学习,借鉴反馈更多,如果是成甲老师给我终点的样子,王佼老师就是现成的路线图和里程碑,方便校准方向
    3. 第一类公共知识
      1. 别人的东西,按照信息管理
      2. 重要的脱水形成清单笔记
      3. 不要成为别人的硬盘,去思考别人的逻辑
    4. 第二类自我认识
      1. 通过记录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2. 输出卡片
      3. 自己复盘和记录情绪日记,满足表达欲望
      4. 缺乏外部视角,这玩意简直是自慰
      5. 所以如果不方便就去看看ai吧
      6. 和ai交谈,这样虽然话题是自己的引导,但是至少拥有了一个外部视角,不再是自我封闭
    5. 第三类分享和贡献的知识
      1. 就是可以分享出去的知识
      2. 处理好,脱水,脱语境的卡片
      3. 可以分享,获取影响力和贡献,通过分享输出价值观,输出方法论,让他人参与到我们的实践中
      4. 就像lifeos一样,最开始是作者的实践,后续就会有一部分的社区共创,每个人都是作者实践的一部分
      5. 可以出书
      6. IMG_0550.PNG

如何堆肥—写好一张卡片

如何用堆肥法开启知识复利

  1. 写文章最难的是什么
    1. 是灵感—卡片笔记写作法
    2. 自下而上的生长—堆肥法
    3. 自下而上的积累,自上而下写作,规划
  2. 通过标签来发现自己
    1. 标签的重合发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
    2. 逐步完善笔记,就会思考,有自己的认知
    3. 是一种自然的浸润,更容易内化
  3. 开启时机
    1. 有灵感—聊天时
    2. 整理素材—脱水素材
    3. 主动在自己探索的领域写两张
  4. 明确自己知识复利的主题
    1. 要在能实践的领域上写,有正反馈
    2. 要在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是多写两张
    3. 朝着目前急需的目标
    4. 有主题就有聚焦,资源才会够用
  5. 知识种子模块化原子化
    1. 要脱离语境,这样才能可以达到容易存取
    2. 存入越难,提取越容易—必要难度,其实是通过思考和整理降低了卡片的熵,让整个卡片库变得有序
  6. 堆肥法产生的价值

    1. 知识复利IMG_0551.PNG

    2. 堆肥法可以产生灵感--卡片笔记法IMG_0554.PNG

    3. 堆肥法产生的三种价值IMG_0555.PNG

十字坐标法搭建知识体系

  1. 基础定义
    1. 知识种子—一张卡片—自我表达,独特知识的最小单元
    2. 知识体系—连接+卡片—创造网状连接,浮现规律
    3. 知识作品—主题+表达结构+卡片—以贡献和表达为目的的知识单元组合创造
    4. eg:文章=话题+讲述逻辑+卡片
    5. 课程/书=主题+大纲结构
  2. 标签系统
    1. 知识种子的网状定位系统
    2. 知识体系的生长支撑系统
    3. 系统分类适合整理存储,卡片式则适合发散积累生长
  3. 插图及解释

    1. 要根据知识的不同来使用不同软件IMG_0552.PNG

    2. flomo在不同知识的应用IMG_0553.PNG

    3. 不同知识的关系--卡片成长之旅IMG_0556.PNG

    4. 一颗知识种子的复利生长之旅IMG_0557.PNG

    5. 领域标签d9d1d9174f96d0a531f0127c4fbf8f5.png

    6. 8类常见的表达信息--从抽象到具体IMG_0563.PNG

领域标签

  1. 十字标签
    1. 横坐标是类型—故事/案例/观点/概念
    2. 纵坐标是领域—知识复利/育儿/工作
    3. 领域标签的作用
      1. 通过积累和重复,结合外部实践反馈
      2. 会自动生长出结构和体系
      3. 知道自己擅长和喜欢的领域—标签的背后我们为什么要记录这个事情
    4. 领域标签如何打
      1. 根据知识存储的目的设置
      2. 一类标签,代表一类知识存在的目的
      3. 标签的背后我们为什么要记录这个事情
      4. eg:自我认识
        1. 学习理解的知识
        2. 探索研究的领域
        3. 项目可用的资料
      5. 重视标签的回顾和整理
        1. 花时间建立连接和花时间写内容同样重要
          1. 一个是积累素材,一个是产生连接
          2. 单点和结网一样重要
        2. 整理操作
          1. 删除/合并空头标签
            1. 一个领域的标签如果内容少,就删除或者合并
          2. 允许且一定要创造标签混乱的空间
            1. 标签不是为了整齐,而是为了涌现可能性
            2. 混乱代表熵增,熵增就会增加碰撞,产生新创意
            3. 熵减意味着整齐可复用,熵增意味着混乱和创意
            4. 不要过多的层级嵌套
          3. 标签是表示,而不是为了分类
            1. 一个领域卡片超过20张,考虑设置二级标签
            2. 不要超过二级标签,否则会难以管理,在管理上浪费太多时间
            3. 不要太早分类,让知识随着卡片自由的生长
        3. 先写内容,在打标签
          1. 不要让标签限制自己的表达
          2. 标签会增加人说话表达的聚焦能力,自然会失去一部分创造力
          3. 我之前有一种相反的用法,先写标签,然后才说话,只不过那个是聊天群,我的想法太发散了,不利于交流,这个用法也可以,实际操作下来往往也是先聊天,说到好的打上标签然后存储,现在想来应该存flomo,整理后才进入thino
          4. 一张卡可以有多个标签不要害怕重合
          5. 一次表达内容太多,可以多张卡,卡片建立连接,或者是相同领域即可
          6. 标签是随着认知,实践探索去迭代的
        4. 领域标签的作用:

          1. 积累到一定阶段、结合外部反馈、自然浮现结构、自己独有知识体系结构 IMG_0560.PNG

内容标签

  1. 为什么要积累内容卡片

    1. 用案例去诠释道理
    2. 通过身边案例分析来实现知识的利用和内化
    3. 能写出更多的文章,因为这些是很好的灵感和着力点
    4. 也更容易引起共鸣,降低理解难度,提高知识传递效率
    5. 降低认知成本,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
  2. 内容标签的作用

    1. 自我觉察和训练
      1. 刻意觉察和训练自己在那种类型上的信息有储备,缺乏那些信息
    2. 刻意训练提升自己堆肥的有效性
      1. 知识和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写文章
      2. 有助于输出很好的灵感和着力点
    3. 便于调用
      1. 未来输出分享时,搜索调用清晰的搜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3. 如何确定信息该打什么标签

    1. 选领域
    2. 选属性,概念/观点/方法论
    3. 常见的8类信息表达
    4. IMG_0563.PNG
  4. 内容性质如何打标签

    1. 有感而发,闪念笔记
      1. 短卡,根据信息性质打标签
      2. 最多两个,不建议太多
      3. 因为优先级不高,想要后续整理
    2. 长卡要拆解
      1. 太长不方便理解和使用
      2. 拆成多张卡,之间用引用就好
      3. 或者让ai来识别?
      4. ai可以辅助,但是ai不能主导我的连接
      5. 我可以连接完找ai但是之前一定要保证思考的独立性
      6. 珍贵的内容不舍得让ai去解读
  5. 打标签案例及图片

    1. 内容性质标签的作用:

      1. 自我觉察和训练:
      2. 觉察和刻意训练自己在那种类型的信息上有储备,缺乏哪类信息IMG_0561.PNG
    2. 如何确定我写的信息怎么打标签IMG_0562.PNG

  6. 建立自己的知识复利堆肥坐标系


    1. 生长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堆肥质量、促进自己的输出表达效率
    2. 领域标签:用于辅助自己探索主题、浮现知识体系

    3. 类型标签:用于检视和训练自己的知识积累的类型、训练知识种子的精准度
    4. IMG_0564.PNG

如何生长自己的知识作品

  1. 知识作品的分类
    1. 当我们需要用自己独特的知识去分享影响他人,就已经可以产生知识作品了
    2. 结构就自然生长出来了
    3. 积累素材,建立联系,基于外部贡献而生长结构
    4. 作品:用自己独特知识进行价值贡献
  2. 分享输出(写作,演讲)具有的复利价值
    1. 灯塔效应
    2. 一次投入,持续收益—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
    3. 借用传播的杠杆效应—影响力就是价值观同化多少人
    4. 分享:是未来获得高质量的反馈,是实践的一种
  3. 图片及案例

    1. 知识生长IMG_0565.PNG

    2. 知识传播IMG_0566.PNG

如何生长自己的知识作品—方法篇

  1. 半米内启动最小作品四步法

    1. 盘点知识资产—最小的卡片

    2. 确定选题—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当下需求的交集

      1. 表达欲到能力圈
      2. 我的独特知识
      3. 我的独特经历
      4. 大家的需求
    3. 确定分享结构—结构来源于场景

      1. 为什么要讲这个
      2. 这个内容适合什么结构,当下环境需要什么结构
      3. 也可以参考,what-why-how的形式
      4.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找一下模板
      5. IMG_0567.PNG
    4. eg:

      1. 引入—引起大家的兴趣
        1. 案例,问题,冲突
      2. 核心—阐述原理
        1. 概念,原理,观点。方法论。案例
      3. 总结—回顾和展望
        1. 金句
    5. 明确核心价值

      1. 需求痛点
      2. 解决方案
      3. 交付结果
  2. 插图

    1. 知识小课定义IMG_0568.PNG

    2. 准备工作--找到擅长和被需求IMG_0569.PNG

    3. 确定分享结构IMG_0567.PNG

    4. 知识小课的基本结构

    5. 找到对标--找到了模板和模仿对象IMG_0573.PNG

    6. 实践--复核核心价值IMG_0574.PNG

    7. 快速开展知识分享--形成影响力IMG_0575.PNG

    8. 知识复利IMG_0576.PNG

有感而发的读书法

  1. 摘录太容易了,不过脑子—摘录写感受也可以强制动脑子,连接上—你最近明白了什么道理?

  1. 摘录依赖语境和上下文,会容易遗忘

  2. 贴一下Xavier大佬解释必要难度.

  3. 贴一下我对卡片笔记的解释(抽象和拓展)

  4. IMG_0577.PNG

  5. 读书流程示例IMG_0578.PNG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5年7月4日

王相

因为生来便一无所有,所以才有无限可能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王相

因为生来便一无所有,所以才有无限可能

最新 热点 随机
最新 热点 随机
忘记过去,专注现在,预测未来--使用obsidian记录 许岑: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听课笔记 知识复利术笔记—时间顺序 夏鹏情绪管理-第二讲 三体理论 夏鹏情绪管理-第一讲 中庸之道 第一节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
夏鹏情绪管理-第二讲 三体理论 怎样干成大事-听书笔记 知识复利术笔记—时间顺序 卡片笔记法-听书笔记 夏鹏情绪管理-第一讲 中庸之道 控糖革命-听书笔记

COPYRIGHT © 2025 My Home.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

豫ICP备2025124648号-1